我國目前最長的氫能走廊正式投入使用
為減少碳排放,現在不少工廠都開始用氫氣作為替代能源,一些氫能汽車也投入使用。我國也把發展氫能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的一個發力方向。
不久前,目前我國最長的氫能走廊正式投入使用。從北京到上海,跨越5省市,全長1200多公里。
●氫能重卡
總臺央視記者也乘坐著氫能卡車,從北京出發,全程體驗了一把氫能卡車和氫能高速。
總臺央視記者張叢婧:這個氫能重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,在車頭和貨箱之間,有一個這樣的大箱子,里面裝的就是氫燃料。普通燃油車的話,就是排放尾氣。但是這輛氫能重卡它這里其實排放的是水蒸氣。
車也有一個排水口,往下滴水。大家可以看到輛氫能重卡發電中產生的生成物,它看起來是無色透明,非常純凈,聞起來沒有任何味道,這其實就是一杯純凈水。這樣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氫能重卡是非常環保、清潔、無污染。
這輛氫能重卡內部看起來可能和普通的卡車沒什么太大的區別,但是坐起來的感受還是非常不一樣的。駕駛室的這個位置,其實就是發動機。因為這沒有燃油發動機,所以整個車開起來并沒有什么噪聲,也沒有油煙味。
●氫能高速
除了大卡車用上了氫能,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轎車、公交車、環衛車、物流車等,也都有氫能。
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像這樣的一輛大卡車,差不多20分鐘,就能加滿將近60公斤的氫氣。這些氫氣大概是2000多元,可以跑600多公里。
在現場記者看到,跟儲油罐一樣,站里也有專門儲存氫氣的大罐子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這些大罐子每天可以給幾十輛車加注氫氣。
一路上,記者看到了不少氫能卡車、氫能冷鏈物流車。在這條氫能高速上,建設有近20座加氫站。
●儲氫制氫
目前給車輛加注的氫氣,大部分都是在工業生產中附帶產生的氫氣。記者首來到了生產氫的燕山石化,探訪供氫中心。
燕山石化首席專家李軍良:氫氣主要來自工業副產氫,就是煉油廠生產汽油柴油副產出來的。我們生產的這個氫氣要往外輸送,都要經過這個長管拖車來拉到外邊。相當于強壓下,把兩個游泳池這么大體積的氫氣裝在這個車里邊。
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,最近一段時間,不少地方紛紛出臺氫能產業支持政策,加速發展氫能產業。我國在氫能制備、儲運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多方面進展,氫能產業發展潛力正逐漸釋放。
截至2023年底,我國已建成并運營的加氫站數量達到了428座,共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58個,覆蓋2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。據預測,2060年我國氫能消費規模將達到近8600萬噸,產業規模將達到4.6萬億元。
內容來源:央視新聞
圖片來源:洞察氫能
免責聲明:SNEC公眾號轉載自其他機構、網站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說明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轉載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將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The Website Supports All Mobile Terminal Design Support:©Bootstrap